主動改變零售模式 也許是傳統實體零售店的出路?

世界各地百貨公司林立,香港作為購物天堂也不例外。然而當全球百貨公司的風格變得單一時,消費者就失去動力去購物,漸漸掀起一股零售寒流。

有見及此,美國有一間名為 Neighbourhood Goods 的百貨公司打破傳統,搖身一變成為集時尚、創新、藝術感於一身的新式互動百貨公司。它重新定義百貨公司的標準,於美國掀起熱潮,連美國網球明星莎蓮娜威廉絲 (Serena Williams) 的自家品牌也進駐其中,使人看見百貨公司及零售業市場的希望。它如何做到呢?

潮流愛新鮮

(image credit: Neighbourhood Goods)

Neighbourhood Goods 有別於傳統,放棄百貨公司常見且死板的名牌店舖,選擇賣靠電子商業起家的 DTC (Direct To Customers) 產品。公司主要吸引喜歡嘗試新事物、有著鮮明個性的年輕客人,經常會更換產品清單,連商店內唯一的餐廳也每日更換菜單,給予客人無限新鮮感。Neighbourhood Goods 更模仿網店低成本經營的特點,不需要 DTC 店主投入人手管理店面,不用人員管理倉庫,不用設計店舖,以吸引更多資源有限的特色 DTC 店主加盟。

利用科技帶給客人更佳的購物體驗

(image credit: Neighbourhood Goods)

創辦人之一的 Matt Alexander 希望拿走購物過程中的所有障礙。為貫徹品牌理念和獨特個性,Neighbourhood Goods 善用科技的智慧,提供各種購物方式如網上購買、送貨、店內取貨予客人選擇。客人只要下載 Neighbourhood Goods 的 App,便能透過店內的定位系統,了解身邊產品資料及品牌背後的故事,取代傳統銷售員,讓顧客更自由地選擇喜愛的貨品。

Neighbourhood Goods 致力打造一個開放式的購物空間,店內不設任何收銀處,客人只要透過移動程式掃描貨品上的 QR Code ,便能在手機內完成付款。客人在購物後亦無需急於取貨,可繼續自由瀏覽產品、享用店內設施及參與活動,到即將離開店舖時通知店員,店員都能透過定位系統準確地把貨物送到客人手上。

百貨公司也「社群」商業化

(image credit: Neighbourhood Goods)

Neighbourhood Goods 的創辦人 Matt Alexander 和 Mark Masinter 顛覆傳統,不單只打造一間新式百貨公司,更貫徹其品牌概念,想把擁有共同理念的人聚在一起,因此把店舖裝潢成一個美術館展覽一樣,每樣產品只展示出一個尺寸及顏色,分成不同展區,讓客人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主題。他們更善用店內的設施及活動,例如即場演講、推廣活動等,為顧客提供了一個機會和空間予一群愛新鮮、有獨特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及購物。

這種營運模式是零售業的未來?

(image credit: Neighbourhood Goods)

當然,Neighbourhood Goods 的營運模式也有瑕疵。因每間店只有少於五十個工作人員的關係,以致顧客未能得到即時回覆及服務,餐廳不斷更換餐單的特性,以致食物質素難以維持。然而,其革命性的經營模式也有其可取之處,也成功地實踐其使命:重新塑造實體零售與整體百貨的概念,營造集購物及體驗的新文化,引領出新式零售浪潮。

※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。 ※

作者:Hinson

訂閱電子報

最新文章

No Code 工具 Twinr:2 小時內將網頁、網站製作成手機 App!

Twinr 是一家加拿大初創公司,提供 No Code 工具,讓企業能夠在兩個小時內從網站製作出手機應用程式,而且成本遠低於傳統開發。

想創業頂手怕中伏?生意頂讓、轉讓 6 大注意事項免墮陷阱!

接手生意轉讓需要謹慎執行,注意細節同時應對潛在風險,才能成功地經營一個賺錢的生意。

Tesla Model 3、Model Y 傳車 Cam 升級 – AI 人工智能監控缺點引發隱私疑慮?

AI 技術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可以帶來許多好處,包括提高效率和安全性。但在此同時,也應該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及遵守法律規定,以確保權益得到有效保障。

Amazon、eBay 官方推薦服務商:香港新創 Return Helper 跨境「逆物流」服務

Return Helper 提供跨境退貨解決方案,透過自動化和 AI 技術,改善退貨體驗,降低國際退貨物流成本。

容易恐慌、驚恐、焦慮怎麼辦?舒緩自救 App Rootd 按指示緩解症狀

Rootd 的行銷策略主要包括尋找差異化關鍵詞、地區公關行銷和追蹤用戶體驗。創始人 Ania Wysocka 會經常追蹤用戶評論,並根據留言區中最常出現的關鍵詞優化 App 標題和產品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