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要創立一個外賣平台,你會提供哪些服務或加入什麼新元素?分別在香港和美國成立的 RicePass 和 Snackpass 憑著獨特的商業模式及功能,在外賣業界取得突破。讓我們看看這兩個外賣應用程式的服務:
RicePass

午餐價格通常都至少 $50,在某些地區 (例如中環) 會更加昂貴,而 RicePass 則以最低價 $39 提供午餐飯盒,讓上班一族在不用排隊等候的情況下取得較便宜的飯盒。RicePass 於 2020 年 11 月在港推出,以訂閱制 (Subscription Model) 的商業模式經營,用戶可按需要購買飯盒配額數目,以 39-45 元購得正價 50-100 元的外賣午餐。
創辦人杜一楠指,不少在港島區工作的朋友都認為外賣午餐費用實在太高,有些人更為了節省開支而避免在中環或金鐘上班。這聽起來很荒謬,因為工作地點不應受制於午餐價錢。另一方面,上班族的午餐時間有限,但商業區的餐廳往往擠滿人,無論堂食或外賣都要等候頗長時間。加上過去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不少人失業,很多食肆經營十分困難,因此希望藉著 RicePass 長期飯票為港人提供超值抵食的午餐選擇,並透過提早點餐節省等候時間。
如何做到每餐 $39?

RicePass 每天都提供數款午餐選擇,每款午餐均來自不同餐廳,用戶需要於上午 11 時前在應用程式下單,並在同日下午 3 時前取餐。由於每間餐廳只提供限定數款午餐,故能顯著壓低單價。
主流外賣平台要求餐廳提供全套菜單,亦會隨時收到訂單,而 RicePass 則以限時、限款式的形式營運,餐廳可安排較空閒的時間準備飯盒,避免加劇繁忙時間的運作負擔,並藉此接觸新客源。
成立後急速擴展
RicePass 成立初期時有逾 100 間餐廳夥伴,提供 400 款外賣飯盒,服務範圍包括觀塘及北角;而現時已有超過 220 間餐廳加盟,提供 900 多款外賣飯盒,服務區域覆蓋觀塘、牛頭角、九龍灣、尖沙咀、奧運、北角、鰂魚涌、西灣河、灣仔、銅鑼灣、中環和上環,並於觀塘設有特快取餐點。
品牌於今年第一季完成 Pre-A 輪融資,團隊會繼續與更多不同類型餐廳合作,增加午餐類型和選擇,包括素食及低醣午餐,以滿足客戶的各種需要,並且會將服務擴展到其他地區。杜一楠亦指出,當本港市場上軌道後,擬將業務擴展至海外市場,相信外賣訂閱制的模式有急速發展的潛力。
Snackpass

外賣 app 除了可以叫外賣,還可以認識朋友?美國 Yale University 畢業生 Kevin Tan 在學期間發現,很多同學都要在餐廳排隊等候買食物,於是在 2017 年創立 Snackpass,讓用戶提前點餐及無需排隊取餐,他們可直接在應用程式付款,亦可以賺取積分來換取免費食物,或發送禮品卡給朋友。
「現在的市場佔有率都屬於在收銀台排隊下單的人。我們希望五年後不會再有這情況出現,因為排隊買食物並不合理。」Snackpass 起初只適用於 Yale 的餐廳,推出兩年後已覆蓋美國 11 所大學校園,在六個月內擁有 75% 的市場滲透率。由於用戶是自行到餐廳取餐,品牌不需提供外賣送遞服務,因此可以從每個訂單中抽取較高的利潤。另一方面,很多外賣初創平台都爭相推出折扣去吸引用戶,而用戶通常只會在折扣出現的時間使用這些平台,Snackpass 則利用獎勵計劃 (Loyalty Program) 令用戶不斷回頭。
集合食物、社交、優惠於一 App

Snackpass 之所以受歡迎,是因為它利用了社交商務 (Social Commerce)。用戶可以使用積分發送禮品卡給朋友或通過搜索找到的人,而每次交易或送禮都會顯示在 app 內的最新動態中,這項功能成功吸引到大量學生。「人們用它來調情、建立關係,或聯繫新朋友,當看到誰給誰送禮物時亦會引起討論,有些人甚至會查看某人的動態去八卦他們的近況。」
Kevin 表示,其他外賣平台一直專注於建立最快、最便宜、最高效率的送餐服務,加上消費者習慣比較不同平台以獲得最優惠的價格,導致難以賺取利潤;Snackpass 則節省送餐的成本,並專注創造一個令人愉悅的互動平台。「吃東西應是有趣和社交的,而且我們這一代是在社交網絡中長大。將社交與提前訂餐的效用結合,幫助我們建立了忠實的用戶。」
獲得兩輪融資
Snackpass 於 2019 年獲得 21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。直到今年,它在 13 所大學擁有 50 萬名用戶,估值超過 4 億美元,於 B 輪融資籌得 7000 萬美元。用戶平均每月點餐 4.5 次,亦有些用戶每天都點餐,參與度可說是其他外賣平台的五至十倍。團隊會繼續在美國擴大市場,目標將服務擴展至 100 所大學校園。
總結
即使市場上已存在很多相同的產品,也不代表同類的新產品沒有生存空間。香港和美國分別都有超過 10 個外賣平台,大部分都讓客戶隨時隨地叫外賣,以及將食物快捷地送到目的地。這樣聽起來難以有新的外賣平台可以打入競爭激烈的市場,不過只要你看準消費者的痛點和做好產品差異化 (Product Differentiation),就可以在同類產品中突圍而出。
杜一楠了解到午餐價錢對打工仔造成負擔,於是創立 RicePass 主攻上班族的午餐市場,以低價 $39 吸引用戶購買飯盒配額;Kevin Tan 認為排隊等候買食物很荒謬,於是創立 Snackpass 讓學生提早點餐和在餐廳直接領取食物,並結合社交功能讓用戶與朋友互動。雖然兩者都不像其他平台主打送餐服務,但它們填補了市場中的缺口,解決目標客戶日常面對的問題,其獨特的品牌定位亦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戶。
你對下一個外賣平台有什麼新想法?歡迎到 Facebook 分享!
※ 此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。 ※
作者:Hunger